发布时间:2025-10-15 18:14:34    次浏览
据“新华视点”记者调查,博沣公司只是信托计划中的投资管理人,不是信托发行方或代售方,但实际操作中,博沣公司以委托认购正规信托产品的名义,让投资者将钱打给博沣公司,然后博沣再向投资者分配收益;甚至炮制不存在的信托产品,再通过委托认购的方式从投资者手中集资。博沣公司将投资者的资金拿进了自己的口袋。一份博沣出具的委托认购合同显示,投资者李女士自愿委托博沣公司认购并代为持有“华润信托-岳麓6号”信托计划。银行记录显示,李女士于2013年10月9日向博沣公司账户存入10万元,款项来源注明“信托理财”。业内人士称,投资者应直接与信托公司签合同,而不是博沣公司,博沣以委托认购信托名义大量超募资金属于非法经营,涉嫌非法集资。记者调查发现,博沣及其关联公司之所以能大肆非法“吸金”,数家国有银行起了关键作用。不少投资者表示,工商银行、中国银行、农业银行等在长沙、益阳等地的数十家营业网点及其工作人员,向客户推荐购买或者直接代售博沣产品,很多人因为信任银行而受骗。长沙卷烟厂退休职工李女士说,她的工资一直在工行长沙市曙光南路支行发,2013年10月9日,该支行行长唐某某主动向其介绍博沣的理财产品,称“保本保息,无任何风险”,自己出于对其行长身份的信任买了10万元。“合同的信息全部是这个行长填写,自己只签了一个名,完全是因为信任她。如果是博沣公司的人向我推荐,我肯定不会买。”李女士说。记者18日致电唐某某,她说,客户购买产品是在银行柜台,但对于是否自己经手需要证据来证明。